联系我们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周六至周日 :9:00-17:00
 联系方式
电话:0531-80660301
传真:0531-86924798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共青团路28号

实施大科学计划为中医针灸正名

文章附图
实施大科学计划为中医针灸正名
针灸的基础科学问题长期得不到解答,成为针灸走向主流医学的阻碍之一,在日前发布的《中国中医科学院发展“十三五”规划》中,针灸大科学计划被列为任务之一——
发布:2016-12-19 09:22:49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

   “针灸是安慰剂,针灸是伪科学。”这些话在针灸人听来格外刺耳,对针灸的质疑声也从未平息。

  11月30日,英国国家健康与临床研究所官网宣布,正式在新的《临床指南》中取消对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推荐针灸治疗腰痛。2014年10月,《美国医学会杂志》也曾发表一篇关于针灸对慢性膝关节炎疗效的学术论文,称无论是针灸还是激光针灸,对治疗中度到重度慢性膝盖疼痛都和安慰剂效果一样。

  另一方面,今年9月,国际权威医学期刊《内科学年鉴》在线发布了针灸临床研究论文《针刺治疗慢性严重功能性便秘的随机对照试验》,该研究显示,单纯的电针治疗能够有效治疗慢性严重功能性便秘,有力回应了针灸是“超级安慰剂”的说法。

  该研究的牵头者,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主席、中国针灸学会会长刘保延表示,面对质疑和挑战,针灸人不能退缩,“我们必须拿出真凭实据,用大量临床案例和实验数据证明针灸的效果,用科学理论解释针灸的作用机制,为针灸正名!”

  针灸大科学研究计划的想法也在这样的交锋中日渐成熟。

  传统针灸和科学实证碰撞出新火花

  穴位与经络到底存不存在,通过什么途径对人体起作用,针灸的作用机制又是什么?这些问题在刘保延心中盘旋已久。

  针灸大科学计划的提出正是为了解答上述问题。

  《中国中医科学院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指出,针灸大科学研究计划旨在通过组织多学科、跨国家的科技资源,以经穴特异性和效应机理研究为切入点,以针灸临床优势病种研究为载体,针对针灸实践中已经反映出的基本科学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创新和重构基于科学实证的针灸理论体系,开展国际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确定针灸的适宜病症,提供客观公正的疗效证据。

  “大科学”是国际科技界近年来提出的新潮概念,指需要巨额投资建造、运行和维护大型研究设施的“工程式”大科学研究或需要跨学科合作的大规模、大尺度的前沿性科学研究项目,这种研究方式已经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认可。

  长久以来,中医界存在一种观点,认为中医有自成一体的理论体系,用现代科学的理论来解释完全是削足适履。对此,刘保延表示,针灸学有其独特之处,穴位的属性不同于中药的四气五味,经络理论中的脏腑与藏象中的脏腑内涵也有不同,更偏向于现代医学中的实体脏器。

  近年来的针灸研究也在尝试用现代科学理论揭示针灸作用机制。美国加州大学医学院的苏珊·萨谬里综合医学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显示,电针灸降低血压的作用就是通过影响大鼠大脑中延髓头端腹外侧区的脑啡肽合成来达成的。

  “要研究清楚针灸的作用机制,单靠针灸界的力量远远不够,我们计划联合多学科力量,共同攻坚克难。”刘保延表示,目前国内的科研队伍已经基本建立,国外的合作团队也有十余支,涵盖神经学科、内分泌学科、免疫学科、脑学科、分子生物学科、生物工程学科等多领域专家。

  针灸基础研究既是痛点也是切入点

  针灸大科学计划从一开始就目的明确,即研究针灸实践中已经反映出的基本科学问题。

  “咱们现在连哪些是针灸的优势病种都不清楚,拿什么证明针灸有效?”在近日召开的第四届“西湖论针”论坛上,浙江中医药大学校长方剑乔一针见血地指出,基础研究正是针灸研究的痛点所在。

  方剑乔解释,在针灸领域,深入系统、形成完整证据链的针灸基础研究不多,将基础研究结果转化成针灸理论、成为临床应用支撑的更少。他建议,做针灸大科学计划,要明确针灸的优势病种并列出清单,要以基础研究为切入点,最终回归到临床。

  对此,刘保延认为,针灸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源于《黄帝内经》,但由于受到近代“大方脉”理论的束缚,《黄帝内经》对针灸临床的指导作用大大减弱;而一些基础研究由于不系统、零散,又很少回归并补充到针灸理论体系中。因此,针灸大科学计划重视基础研究工作,研究针灸实践中已经反映出的基本科学问题,同时也会注重针灸的临床研究工作。

  近年来,我国针灸基础研究虽无丰产,但也不是颗粒无收。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中,已有十多个针灸相关项目完成了研究目标,包括了经穴特异性、经络的生物学基础、灸法的基础、针刺麻醉机制等,形成了十多支针灸基础研究团队,为针灸基础研究的突破夯实了基础。

  同标准、高质量提高国际认可度

  “我们做出来的研究,国外不认可、不相信,那不等于白做了吗?”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中心丁光宏说。美国中医药针灸学会原会长李永明也曾撰文指出,在西方完成的数百个随机对照针灸临床试验中,一些设计严密,质量很高,耗资巨大,其研究结论也不被中医针灸界认同。

  统一标准、提高质量,是破解这种尴尬局面的不二选择。

  刘保延表示,针刺治疗慢性严重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研究结果之所以能被国际学术界认可,关键在于严格遵循国际临床研究的通行规则,临床研究团队与专业化的临床评价方法学、统计学团队紧密配合,严把质量关,将各种偏倚控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在研究的设计、质量控制等方面紧紧依靠多学科专家,与国际相关专家紧密配合。这些都给进一步组织开展针灸大科学研究计划提供了思路,积累了经验。

  “我们将按照国际公认的规则,组织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针灸临床试验研究,促进针灸更多进入国际主流医学体系。为此,我们正在为开展高质量、高水平的临床研究打造基本条件。”刘保延说。

  目前,由500余名专家参与讨论和审阅的行业标准《针灸临床研究管理规范》已正式发布,专业化研究团队组成的针灸临床评价与数据中心已初具规模,针灸临床试验注册中心获世界卫生组织相关部门审查同意,已经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建立,20多个项目已经进行了注册。同时,国际针灸临床病例登记注册系统已经上线运营,将借助大数据、互联网,让针灸摆脱“缺乏数据”的困扰。

  “针灸大科学计划如果得到支持,将是中医学领域第一个由中国人牵头的大科学研究计划,对我们来说也是个很大的挑战。”刘保延表示,这对认识高度、组织协调能力都提出了很高要求,但如果能揭示针灸的作用机制,助力针灸进入主流医学,付出再多也是值得的。


下一篇